深圳職業技術學院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證學(xue)校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順利(li)進行(xing),切實維護學(xue)校和考生的合法權(quan)益,根據《中(zhong)華人民(min)共和國(guo)教育(yu)法》、《中(zhong)華人民(min)共和國(guo)高等教育(yu)法》和教育(yu)部、廣東省(sheng)有關規定,結合學(xue)校實際情(qing)況,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學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序,德智體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并接受紀檢監察部門、考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二章 學校概況
第(di)三條 學校全稱(cheng):深圳職業(ye)技術學院(yuan)
第四條 學(xue)校國標代(dai)碼:11113
第(di)五條 學校地址:深圳市南山區(qu)西(xi)麗街道留仙大(da)道西(xi),郵(you)政編碼:518055
第六條 辦學層次:專科(高職)
第七條 辦學性(xing)質:公辦普通(tong)高等學校
第八(ba)條(tiao) 辦學類(lei)型:全日制
第九條(tiao) 學校(xiao)隸(li)屬單(dan)位:深圳市人民政府(fu)。
業務主管(guan)單(dan)位:廣東省(sheng)教育廳。
第十條 畢業頒證:按國家招生管理規定錄取并取得我校正式學籍的學生,在校期間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理論和實踐教學環節,符合畢(結)業條件者,頒發相應學歷證書,并報廣東省教育廳電子注冊。頒發學歷證書學校名稱: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證書種類: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
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di)十一條 學(xue)(xue)校(xiao)(xiao)設立由學(xue)(xue)校(xiao)(xiao)領導和(he)(he)相關職能部門負責(ze)人組(zu)(zu)成的(de)招(zhao)(zhao)(zhao)生(sheng)工(gong)作(zuo)領導小組(zu)(zu),全(quan)面負責(ze)貫徹執行教育(yu)部和(he)(he)有關省(自治區、直(zhi)轄市)招(zhao)(zhao)(zhao)生(sheng)委員會的(de)有關招(zhao)(zhao)(zhao)生(sheng)工(gong)作(zuo)政(zheng)策,負責(ze)制定(ding)招(zhao)(zhao)(zhao)生(sheng)章(zhang)程、招(zhao)(zhao)(zhao)生(sheng)規定(ding)和(he)(he)實(shi)施細則、確定(ding)招(zhao)(zhao)(zhao)生(sheng)規模和(he)(he)調整學(xue)(xue)科(ke)招(zhao)(zhao)(zhao)生(sheng)計劃,領導、監督(du)招(zhao)(zhao)(zhao)生(sheng)工(gong)作(zuo)的(de)具(ju)體(ti)實(shi)施,協調處理(li)招(zhao)(zhao)(zhao)生(sheng)工(gong)作(zuo)中的(de)重(zhong)大事項(xiang)。
第十二條 招(zhao)(zhao)生(sheng)就(jiu)業(ye)辦公室(shi)為學(xue)校(xiao)招(zhao)(zhao)生(sheng)領(ling)導小組(zu)的執行(xing)機構,其主要職責是根據(ju)學(xue)校(xiao)的招(zhao)(zhao)生(sheng)規定(ding)和(he)實施細則(ze),編制招(zhao)(zhao)生(sheng)計劃(hua),組(zu)織招(zhao)(zhao)生(sheng)宣(xuan)傳和(he)錄取工作,處理普通專科招(zhao)(zhao)生(sheng)的日常事務(wu)。
第十三條 學校設立由學校領導和紀檢監察部門組成的招生監督小組,對招生工作實施監督。在錄取期間成立信訪組,安排專人負責考生的信訪、申訴、投訴處理工作。
第四章 招生計劃
第十四條 學校(xiao)分(fen)專(zhuan)(zhuan)業(ye)招生計劃及有關要(yao)求詳見生源省(直(zhi)轄市、自(zi)治區)公布(bu)的專(zhuan)(zhuan)業(ye)目錄。
第十五條 錄取批次:深圳市內戶籍考生錄取批次為第三批專科B類(3B批)、高職“3+證書”;深圳市外廣東省內戶籍考生錄取批次為第三批專科A類(3A批);省外戶籍考生錄取批次為專科一批或提前專科批。
第五章 錄取規則
第十六條 執行教(jiao)育部規定的(de)“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de)錄取(qu)體制(zhi),招生錄取(qu)嚴格遵守教(jiao)育部和有關省(自治區、直(zhi)轄市(shi))招生委員會的(de)有關政策和規定,以(yi)考(kao)生高考(kao)成績為基本依據,本著公(gong)平(ping)、公(gong)正、公(gong)開(kai)的(de)原則(ze),綜合(he)衡(heng)量德智體美(mei),擇優錄取(qu)。
第十七(qi)條 在各省招(zhao)生委員會劃定(ding)的(de)錄(lu)取最低控制分(fen)數線上,在保證完(wan)成招(zhao)生計(ji)劃的(de)前提(ti)下(xia),制定(ding)具體錄(lu)取標準,按照文科類(lei)(lei)、理(li)科類(lei)(lei)、美術類(lei)(lei)、音樂類(lei)(lei)、“3+證書”類(lei)(lei)分(fen)類(lei)(lei)錄(lu)取。
第十八(ba)條 根據(ju)生源情(qing)況(kuang)(kuang)確定投(tou)檔(dang)(dang)比(bi)例,投(tou)檔(dang)(dang)比(bi)例一般控制在(zai)招(zhao)生計劃的100-120%以內,學校視生源情(qing)況(kuang)(kuang)在(zai)此(ci)比(bi)例內作適當調整(省(sheng)外生源按生源省(sheng)招(zhao)生層次及(ji)投(tou)檔(dang)(dang)比(bi)例)。
第(di)十九條 在(zai)思想(xiang)政治品德考核(he)和(he)身體健(jian)康狀(zhuang)況檢查合格、統考成績達到同批錄取(qu)控制分數線,符合學校(xiao)投(tou)檔(dang)要(yao)求的(de)情(qing)況下(xia),學校(xiao)依據(ju)考生志(zhi)愿和(he)學校(xiao)確定的(de)錄取(qu)原則擇優(you)錄取(qu)。
第二十條 專(zhuan)業(ye)(ye)分(fen)(fen)檔時按“分(fen)(fen)數優先(xian)”原(yuan)則,根據(ju)考生(sheng)高考總分(fen)(fen)從高到低(di)錄取(qu),先(xian)安排高分(fen)(fen)考生(sheng)的第一(yi)專(zhuan)業(ye)(ye)志(zhi)愿,若該志(zhi)愿額滿,再逐一(yi)查(cha)看該生(sheng)的后續專(zhuan)業(ye)(ye)志(zhi)愿。考生(sheng)總分(fen)(fen)相(xiang)同時,專(zhuan)業(ye)(ye)相(xiang)關科目成(cheng)績(ji)高者優先(xian)錄取(qu)。
第(di)二十一(yi)條 考(kao)生所有專業志愿(yuan)都(dou)未被錄(lu)取時,若服從(cong)專業調劑,則(ze)根據考(kao)生總成(cheng)(cheng)績并(bing)兼顧單科成(cheng)(cheng)績,調劑到招生計劃有空額(e)的專業錄(lu)取,如不服從(cong)調劑,作退(tui)檔處理。
第二十(shi)二條 對深圳市外(wai)(含省外(wai))的考(kao)生,其(qi)戶(hu)(hu)籍待遇按《關于普(pu)通(tong)高等、中(zhong)專學校新生戶(hu)(hu)口遷(qian)移問題的緊急通(tong)知(zhi)》(廣公(gong)(戶(hu)(hu))字〔2003〕186號)辦理(li),即學生入學時可自愿選擇是否辦理(li)戶(hu)(hu)口遷(qian)移到深圳市的手續。
第二十三條 外語(yu)語(yu)種要求:除應用(yong)法語(yu)、應用(yong)德語(yu)、商務日語(yu)專業(ye)外的其他專業(ye)以英(ying)語(yu)教(jiao)學為主(zhu),請非英(ying)語(yu)語(yu)種考生慎重報考。
第二十(shi)四(si)條 對美術(shu)類、音(yin)樂類專業錄取的(de)(de)基本原(yuan)則(ze)是:省術(shu)科聯考(kao)成(cheng)績(ji)(ji)及高(gao)考(kao)文化(hua)成(cheng)績(ji)(ji)分(fen)別達到生源省(直轄市(shi)、自治(zhi)區)控制分(fen)數線的(de)(de)基礎上(shang),按照該省(直轄市(shi)、自治(zhi)區)招辦(ban)的(de)(de)投檔(dang)原(yuan)則(ze)投檔(dang)后,對投出檔(dang)案考(kao)生按照考(kao)生的(de)(de)文化(hua)成(cheng)績(ji)(ji)的(de)(de)30%,術(shu)科成(cheng)績(ji)(ji)的(de)(de)70%計算總分(fen),從高(gao)分(fen)到低分(fen)錄取,同時參考(kao)相關科目(mu)成(cheng)績(ji)(ji)。
我(wo)校術科類(lei)統考專業在(zai)第一次投(tou)檔錄(lu)取(qu)結束后,如(ru)果(guo)還(huan)有剩余計劃(hua),在(zai)第二次投(tou)檔時(shi)錄(lu)取(qu)原(yuan)則為分(fen)數優先原(yuan)則。分(fen)數計算方式(shi)同第一次投(tou)檔錄(lu)取(qu)時(shi)的計算方式(shi)相同。
第二十(shi)五(wu)條 在廣(guang)東(dong)省,報考(kao)學校(xiao)文科(ke)類、理科(ke)類專(zhuan)科(ke)層次的考(kao)生(sheng),三門(men)學業(ye)水平(ping)考(kao)試均須獲得等(deng)級(ji)(ji)成績(ji),且至少(shao)有一門(men)達到C級(ji)(ji)及其以上等(deng)級(ji)(ji)。
在廣東省(sheng),報考學(xue)校美術類、音樂類的考生,三門(men)學(xue)業水平考試成(cheng)績(ji)至(zhi)少有兩門(men)達到D級(ji)及其以上等級(ji)。
當(dang)考生(sheng)考試成績(或排序)相同(tong)(tong)時(shi),綜合素質評價及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優(you)(you)秀的(de)考生(sheng)可優(you)(you)先錄(lu)(lu)取。專(zhuan)業錄(lu)(lu)取時(shi),在同(tong)(tong)等條件下,優(you)(you)先錄(lu)(lu)取修習相關專(zhuan)業基礎知識(模塊)的(de)考生(sheng)。
第二十六條 對省招生辦公示通過的當年度《普通高等學校照顧加分考生資格》中的加分予以認可。符合國家和省招生辦公示通過的各種符合優錄條件的考生,學校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第六章 錄取體檢標準
第(di)二(er)十七條(tiao) 學(xue)(xue)(xue)校(xiao)(xiao)錄(lu)取(qu)(qu)考(kao)生(sheng)的(de)體(ti)(ti)檢(jian)(jian)標準(zhun)按(an)照教(jiao)(jiao)育(yu)部(bu)、衛生(sheng)部(bu)、中國殘疾人聯合會(hui)頒布(bu)的(de)《普通高(gao)等學(xue)(xue)(xue)校(xiao)(xiao)招(zhao)生(sheng)體(ti)(ti)檢(jian)(jian)工作(zuo)指導意見》(教(jiao)(jiao)學(xue)(xue)(xue)〔2003〕3號(hao)(hao))(以(yi)下簡稱《指導意見》)和《教(jiao)(jiao)育(yu)部(bu)辦公廳(ting) 衛生(sheng)部(bu)辦公廳(ting)關于普通高(gao)等學(xue)(xue)(xue)校(xiao)(xiao)招(zhao)生(sheng)學(xue)(xue)(xue)生(sheng)入學(xue)(xue)(xue)身體(ti)(ti)檢(jian)(jian)查取(qu)(qu)消乙肝項(xiang)目檢(jian)(jian)測有(you)關問題的(de)通知》(教(jiao)(jiao)學(xue)(xue)(xue)廳(ting)〔2010〕2號(hao)(hao))的(de)有(you)關規定執行(xing)。對殘障的(de)考(kao)生(sheng),若其(qi)生(sheng)活(huo)能夠自理、符合所報(bao)專業要(yao)求(qiu),且高(gao)考(kao)成績達到錄(lu)取(qu)(qu)標準(zhun),則予正常錄(lu)取(qu)(qu)。
第二十八條 護理、助產、康復治(zhi)療技(ji)術和(he)音樂表演專業(ye)因(yin)用人單(dan)位(wei)對考生(sheng)身高(gao)(gao)有要求,請身高(gao)(gao)不符的考生(sheng)慎(shen)重報(bao)考。
其它未注(zhu)明專業要求按照《指導意見(jian)》和教學廳〔2010〕2號文的相關(guan)規定(ding)執(zhi)行。
第二十九條 新生入學后,學校以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制定的《指導意見》和教學廳〔2010〕2號為依據,對新生進行身體健康狀況復查,對經復查不符合體檢要求或不宜就讀已錄取專業者,按學校學籍管理相關規定辦理,予以轉專業或取消入學資格。
第七章 收費標準
第三十條 學生學費按省政府批準同意實施的標準執行;住宿費的收費標準按照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物價局和深圳市物價局有關文件執行。國際商務(中澳合作)和金融管理(中澳合作)專業19000元/年;物流管理(中美合作)專業15600元/年、軟件技術(中美合作)專業15600元/年。住宿費標準為:每人1200-1500元/年。
第八章 資助學生政策
第三十(shi)一條 國家助(zhu)(zhu)學貸款(kuan)、獎學金、助(zhu)(zhu)學金等助(zhu)(zhu)學措施按照教育部(bu)、廣東省教育廳和學校相(xiang)關規定執行(xing),具體為:
1.新生獎學(xue)(xue)金:普通高中高考總(zong)分(fen)(fen)(不(bu)含(han)加分(fen)(fen))超過(guo)第(di)二批(pi)(pi)本(ben)(ben)(ben)科(ke)(ke)(一(yi)(yi)般本(ben)(ben)(ben)科(ke)(ke))錄(lu)取分(fen)(fen)數(shu)線(xian)的(de)考生獎勵(li)(li)2000元(yuan)(以(yi)上分(fen)(fen)數(shu)線(xian)以(yi)各省招辦第(di)一(yi)(yi)次公布(bu)的(de)分(fen)(fen)數(shu)線(xian)為(wei)準,不(bu)含(han)降分(fen)(fen)后的(de)分(fen)(fen)數(shu)線(xian))。對于沒有(you)明確劃(hua)定(ding)第(di)二批(pi)(pi)本(ben)(ben)(ben)科(ke)(ke)(一(yi)(yi)般本(ben)(ben)(ben)科(ke)(ke))和第(di)三批(pi)(pi)本(ben)(ben)(ben)科(ke)(ke)(民(min)辦本(ben)(ben)(ben)科(ke)(ke))錄(lu)取分(fen)(fen)數(shu)線(xian)省份的(de)考生,按照學(xue)(xue)校(xiao)在該省該科(ke)(ke)類錄(lu)取人(ren)數(shu)中達到本(ben)(ben)(ben)科(ke)(ke)線(xian)的(de)前10%發放新生獎學(xue)(xue)金(小(xiao)數(shu)點后四舍(she)五入(ru),考生總(zong)分(fen)(fen)不(bu)含(han)加分(fen)(fen)),獎勵(li)(li)人(ren)民(min)幣2000元(yuan)/人(ren)。
2.國家獎學金(jin)每人每年8000元;國家勵(li)志獎學金(jin)每人每年5000元。
3.學(xue)(xue)(xue)校獎學(xue)(xue)(xue)金(jin):一(yi)等(deng)(deng)獎學(xue)(xue)(xue)金(jin)每(mei)(mei)人(ren)每(mei)(mei)學(xue)(xue)(xue)期2000元,二等(deng)(deng)獎學(xue)(xue)(xue)金(jin)每(mei)(mei)人(ren)每(mei)(mei)學(xue)(xue)(xue)期1250元,三等(deng)(deng)獎學(xue)(xue)(xue)金(jin)每(mei)(mei)人(ren)每(mei)(mei)學(xue)(xue)(xue)期750元,優秀畢(bi)業生每(mei)(mei)人(ren)一(yi)次性(xing)獎勵500元。
4.助學金:家境困難學生可申請政府貼息貸款、可申請勤工助學崗位、可申請學校困難補助,部分貧困學生可獲得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金的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3000元。
第九章 招生工作的咨詢、監督與申訴
第(di)三十二條 招生(sheng)錄取(qu)工作接受紀律(lv)監督與(yu)申訴的聯系部門:學校監察審(shen)計室(shi);聯系人:劉星(xing)宇
監督(du)電話:0755-26019371;傳真:0755-26019371
電子郵箱:jwb@szpt.edu.cn
第三十三條 招(zhao)生咨詢(xun)及(ji)聯系方(fang)式
咨詢電話:0755-26731715、26731216;傳(chuan)真:0755-26731216
電(dian)子郵箱:szptzs@163.com
學校網址(zhi):// vpn.www.chuangye11.cn
招生網址:// zhaosheng.szpt.edu.cn
第十章 附 則
第三十四(si)條 本章程由深圳職業技術學(xue)院2016年(nian)3月(yue)7日(ri)校(xiao)長辦公(gong)會(hui)議討論審查(cha)通過,適用于深圳職業技術學(xue)院2016年(nian)專科(高(gao)職)招生工作,自公(gong)布之日(ri)起(qi)施行,后逐年(nian)修(xiu)訂。
第三十五條 本章程由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委托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辦公室解釋。本章程若與國家和生源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不一致,以國家和生源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政策、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