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通過,1999年修正)
第四條第四款 各(ge)民族(zu)都有使(shi)用和(he)發展(zhan)自(zi)(zi)己的(de)語言文字的(de)自(zi)(zi)由(you),都有保持或者(zhe)改(gai)革自(zi)(zi)己的(de)風俗(su)習(xi)慣的(de)自(zi)(zi)由(you)。
第十九條第五款 國(guo)家推廣全(quan)國(guo)通用的普通話。
第一二一條 民族自(zi)治(zhi)地方的自(zi)治(zhi)機關在(zai)執(zhi)行職務的時候(hou),依照本民族自(zi)治(zhi)地方自(zi)治(zhi)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yan)文字。
第一三四條 各民(min)(min)族公民(min)(min)都有使(shi)用(yong)本民(min)(min)族語言文(wen)字(zi)進(jin)行(xing)訴(su)(su)(su)訟(song)的(de)(de)(de)權利。人民(min)(min)法院(yuan)和人民(min)(min)檢察院(yuan)對于不通(tong)(tong)曉當地通(tong)(tong)用(yong)的(de)(de)(de)語言文(wen)字(zi)的(de)(de)(de)訴(su)(su)(su)訟(song)參與(yu)人,應(ying)當為他們翻譯。在少(shao)數(shu)民(min)(min)族聚居或者多民(min)(min)族共同居住的(de)(de)(de)地區,應(ying)當用(yong)當地通(tong)(tong)用(yong)的(de)(de)(de)語言進(jin)行(xing)審(shen)理;起訴(su)(su)(su)書(shu)、判決書(shu)、布(bu)告和其他文(wen)書(shu)應(ying)當根據實(shi)際需要使(shi)用(yong)當地通(tong)(tong)用(yong)的(de)(de)(de)一種或者幾種文(wen)字(zi)。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1984年通過,2001年修正)
第十條 民族(zu)自(zi)(zi)治(zhi)地(di)方的(de)自(zi)(zi)治(zhi)機關保(bao)障本地(di)方各民族(zu)都有使用(yong)和發展自(zi)(zi)己的(de)語言文字的(de)自(zi)(zi)由,都有保(bao)持或(huo)者改(gai)革自(zi)(zi)己的(de)風俗習(xi)慣的(de)自(zi)(zi)由。
第二十一條 民(min)族(zu)自治(zhi)地(di)方的(de)(de)(de)自治(zhi)機關在執(zhi)行職務(wu)的(de)(de)(de)時候,依照本民(min)族(zu)自治(zhi)地(di)方自治(zhi)條例的(de)(de)(de)規(gui)定,使(shi)用(yong)當地(di)通(tong)用(yong)的(de)(de)(de)一種或者幾種語(yu)言(yan)文(wen)字;同時使(shi)用(yong)幾種通(tong)用(yong)的(de)(de)(de)語(yu)言(yan)文(wen)字執(zhi)行職務(wu)的(de)(de)(de),可以(yi)以(yi)實行區(qu)域自治(zhi)的(de)(de)(de)民(min)族(zu)的(de)(de)(de)語(yu)言(yan)文(wen)字為主(zhu)。
第三十六條 民族自治地方(fang)的自治機關(guan)根(gen)據國家的教(jiao)(jiao)育方(fang)針,依(yi)照法(fa)律規定(ding),決(jue)定(ding)本(ben)地方(fang)的教(jiao)(jiao)育規劃,各級各類學校的設置、學制、辦(ban)學形式、教(jiao)(jiao)學內容、教(jiao)(jiao)學用語和招生辦(ban)法(fa)。
第三十七條第三款 招收少數民族學生為(wei)主的學校(班級)和其他教育機構,有(you)條(tiao)件的應(ying)當采(cai)用少數民族文字的課本,并用少數民族語言講課;根據情況從(cong)小學低年級或(huo)者高年級起開設漢(han)語文課程,推(tui)廣全(quan)國通(tong)(tong)用的普通(tong)(tong)話和規范(fan)漢(han)字。
第四十七條 民(min)族自治地(di)方的(de)人(ren)(ren)(ren)民(min)法院(yuan)和(he)人(ren)(ren)(ren)民(min)檢察院(yuan)應當(dang)用(yong)當(dang)地(di)通(tong)(tong)用(yong)的(de)語(yu)(yu)(yu)言審(shen)理和(he)檢察案件(jian),并合理配備通(tong)(tong)曉當(dang)地(di)通(tong)(tong)用(yong)的(de)少(shao)數民(min)族語(yu)(yu)(yu)言文(wen)(wen)(wen)字(zi)的(de)人(ren)(ren)(ren)員。對于不通(tong)(tong)曉當(dang)地(di)通(tong)(tong)用(yong)的(de)語(yu)(yu)(yu)言文(wen)(wen)(wen)字(zi)的(de)訴(su)訟(song)(song)參與人(ren)(ren)(ren),應當(dang)為他(ta)們提供(gong)翻(fan)譯。法律文(wen)(wen)(wen)書應當(dang)根(gen)據實際需要,使(shi)用(yong)當(dang)地(di)通(tong)(tong)用(yong)的(de)一種或者幾(ji)種文(wen)(wen)(wen)字(zi)。保障各民(min)族公民(min)都有使(shi)用(yong)本(ben)民(min)族語(yu)(yu)(yu)言文(wen)(wen)(wen)字(zi)進(jin)行訴(su)訟(song)(song)的(de)權利。
第四十九條 民(min)族自治地方的(de)(de)自治機關教育和(he)鼓勵(li)各(ge)民(min)族的(de)(de)干部(bu)互相學習(xi)語(yu)言文(wen)(wen)(wen)字(zi)。漢族干部(bu)要(yao)學習(xi)當地少(shao)(shao)數(shu)民(min)族的(de)(de)語(yu)言文(wen)(wen)(wen)字(zi),少(shao)(shao)數(shu)民(min)族干部(bu)在學習(xi)、使用本民(min)族語(yu)言文(wen)(wen)(wen)字(zi)的(de)(de)同時,也要(yao)學習(xi)全國(guo)通用的(de)(de)普通話(hua)和(he)規范(fan)漢字(zi)。
民族(zu)自治(zhi)地(di)方的(de)國(guo)家工作人(ren)員,能夠熟練使用(yong)兩種(zhong)以上當(dang)地(di)通(tong)用(yong)的(de)語言文字的(de),應當(dang)予以獎勵。
第五十三條 民(min)(min)(min)族自治地方的(de)自治機關提倡愛(ai)祖國、愛(ai)人(ren)民(min)(min)(min)、愛(ai)勞動(dong)、愛(ai)科學(xue)、愛(ai)社會(hui)主義的(de)公(gong)德,對本地方內(nei)各(ge)(ge)民(min)(min)(min)族公(gong)民(min)(min)(min)進(jin)行愛(ai)國主義、共(gong)產主義和民(min)(min)(min)族政策的(de)教育(yu)。教育(yu)各(ge)(ge)民(min)(min)(min)族的(de)干(gan)部和群眾互(hu)(hu)相(xiang)信任,互(hu)(hu)相(xiang)學(xue)習,互(hu)(hu)相(xiang)幫助,互(hu)(hu)相(xiang)尊重(zhong)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zong)教信仰(yang),共(gong)同維(wei)護(hu)國家的(de)統一和各(ge)(ge)民(min)(min)(min)族的(de)團結。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1995年)
第十二條 漢(han)語(yu)言文(wen)字為學(xue)校及其他教育(yu)機構(gou)的(de)基(ji)本(ben)教學(xue)語(yu)言文(wen)字。少數(shu)民(min)族(zu)(zu)學(xue)生為主的(de)學(xue)校及其他教育(yu)機構(gou),可以(yi)使用本(ben)民(min)族(zu)(zu)或(huo)者當地民(min)族(zu)(zu)通用的(de)語(yu)言文(wen)字進(jin)行教學(xue)。
學校及(ji)其他教(jiao)(jiao)育機(ji)構進行教(jiao)(jiao)學,應(ying)當(dang)推(tui)廣使用全(quan)國通(tong)用的普通(tong)話和規范字。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1986年)
第六條 學校應當推(tui)廣(guang)全國通用的普通話(hua)。
招收(shou)少數(shu)民(min)族學生(sheng)為主的(de)學校(xiao),可以(yi)用少數(shu)民(min)族通(tong)用的(de)語言文(wen)字教學。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79年通過,1983年修訂)
第六條 各民(min)族(zu)(zu)公(gong)民(min)都有(you)用本民(min)族(zu)(zu)語言文字(zi)進行訴訟的(de)權(quan)利。人(ren)(ren)民(min)法(fa)院(yuan)對(dui)于不(bu)通(tong)(tong)曉(xiao)當地通(tong)(tong)用的(de)語言文字(zi)的(de)當事人(ren)(ren),應(ying)當為他(ta)們翻譯。在少數民(min)族(zu)(zu)聚(ju)居(ju)或(huo)者多民(min)族(zu)(zu)雜居(ju)的(de)地區(qu),人(ren)(ren)民(min)法(fa)院(yuan)應(ying)當用當地通(tong)(tong)用的(de)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tong)(tong)用的(de)文字(zi)發布判決書(shu)、布告(gao)和其(qi)他(ta)文件。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79年通過,1996年修正)
第九條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yu)言文(wen)字(zi)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ji)關對于不通曉當地(di)通用的語(yu)言文(wen)字(zi)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ta)們翻譯。
在少(shao)數(shu)民(min)族聚(ju)居或(huo)者多民(min)族雜居的地(di)區,應當用當地(di)通用的語言進行(xing)審(shen)訊,用當地(di)通用的文字發布判(pan)決(jue)書、布告和其(qi)他文件。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1989年)
第八條 各民族(zu)公(gong)民都有用本民族(zu)語言、文字進(jin)行(xing)行(xing)政訴(su)訟的(de)權利(li)。
在少數(shu)民(min)族聚居或(huo)者多(duo)民(min)族共同居住(zhu)的地(di)(di)區,人民(min)法(fa)院(yuan)應(ying)當(dang)用當(dang)地(di)(di)民(min)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xing)審理和發布法(fa)律(lv)文書。
人民(min)法院(yuan)應當對不通(tong)曉(xiao)當地(di)民(min)族(zu)通(tong)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yu)人提供翻譯。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年)
第十一條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yong)本民族語言(yan)、文(wen)字(zi)進行民事訴訟的權利。
在(zai)少數民族(zu)聚居(ju)或者多民族(zu)共(gong)同居(ju)住的地區,人民法(fa)院應當(dang)用(yong)當(dang)地民族(zu)通(tong)用(yong)的語(yu)言、文字(zi)進行審(shen)理和發布法(fa)律(lv)文書。
人民法院應(ying)當(dang)對不通曉當(dang)地(di)民族通用的語言、文(wen)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
九、《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2003年)
第四條 居民身份證使用規范漢字和符合國家標準的數字符號填(tian)寫。
民(min)族自(zi)(zi)治地(di)方(fang)的(de)(de)自(zi)(zi)治機關根據本(ben)地(di)區的(de)(de)實際情況,對(dui)居民(min)身份證用漢字(zi)登(deng)記的(de)(de)內容,可以決定同時(shi)使用實行(xing)區域自(zi)(zi)治的(de)(de)民(min)族的(de)(de)文(wen)字(zi)或者選(xuan)用一種當地(di)通用的(de)(de)文(wen)字(zi)。
十、《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1997年8月11日,國務院令第228號發布)
第三十六條 廣播電(dian)(dian)臺(tai)、電(dian)(dian)視臺(tai)應當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
廣(guang)播電臺、電視(shi)臺應當推廣(guang)全國通(tong)用的(de)普通(tong)話(hua)。
十一、《地名管理條例》(1986年1月23日國務院發布)
第二條 本條例(li)所稱地(di)名,包(bao)括:自然(ran)地(di)理實(shi)體名稱,行(xing)政區(qu)劃(hua)名稱,居民地(di)名稱,各專業部(bu)門(men)使用的具有(you)地(di)名意義的臺、站、巷、場等名稱。
第四條 地名的命名應遵循下(xia)列規(gui)定:
(一)有(you)利于(yu)人民(min)團結和社會主義現(xian)代化建(jian)設,尊重當地群眾的(de)愿望,與有(you)關各(ge)方協商一致。
(二)一般不以人(ren)名(ming)(ming)作地名(ming)(ming)。禁止用國家(jia)領導人(ren)的名(ming)(ming)字作地名(ming)(ming)。
(三)全國范圍內的縣(xian)(xian)、市以上名稱,一(yi)(yi)個(ge)縣(xian)(xian)、市內的鄉(xiang)、鎮名稱,一(yi)(yi)個(ge)城鎮內的街道名稱,一(yi)(yi)個(ge)鄉(xiang)內的村莊名稱,不應重名,并避免同音。
(四)各專業部門使用的具有地(di)名(ming)意義(yi)的臺(tai)、站、港、場等(deng)名(ming)稱,一(yi)般應與(yu)當地(di)地(di)名(ming)統一(yi)。
(五)避免使(shi)用(yong)生僻字。
第五條 地名(ming)(ming)的更名(ming)(ming)應遵循(xun)下列規(gui)定:
(一)凡有損(sun)我國領土主(zhu)權和民(min)族(zu)尊嚴(yan)的,帶有民(min)族(zu)歧視性質和妨礙民(min)族(zu)團結的,帶有侮辱勞動人民(min)性質和極端庸俗的,以及(ji)其他違背國家方針(zhen)、政(zheng)策的地名,必須更名。
(二)不符合本條(tiao)例第(di)四條(tiao)第(di)三(san)、四、五款(kuan)規定的地名,在征得有(you)關方面和當地群眾同意后,予以更名。
(三)一(yi)(yi)地多名(ming)、一(yi)(yi)名(ming)多寫的,應(ying)當確定(ding)一(yi)(yi)個(ge)統(tong)一(yi)(yi)的名(ming)稱(cheng)和用字。
(四)不(bu)明顯屬(shu)于上述范圍的、可改(gai)可不(bu)改(gai)的和當地群眾不(bu)同意改(gai)的地名,不(bu)要(yao)更改(gai)。
第七條 少數民族語地名(ming)的漢字譯(yi)寫(xie)(xie),我國地名(ming)的漢字譯(yi)寫(xie)(xie),應當(dang)做到規范化。譯(yi)寫(xie)(xie)規則,由中(zhong)國地名(ming)委員會制定。
第八條 中(zhong)國(guo)地名(ming)(ming)的羅馬(ma)字母拼寫,以國(guo)家公布(bu)的“漢語拼音(yin)方案(an)”作為統一規(gui)范。拼寫細(xi)則,由中(zhong)國(guo)地名(ming)(ming)委(wei)員(yuan)會制定(ding)。
十二、《掃除文盲工作條例》(1988年2月5日國務院發布,根據1993年8月1日國務院關于修改《掃除文盲工作條例》的決定修正)
掃除文盲(mang)教學(xue)應當使用全國通用的普通話(hua)。在(zai)少數民族(zu)地區可(ke)以(yi)(yi)使用本民族(zu)語(yu)言文字教學(xue),也可(ke)以(yi)(yi)使用當地各民族(zu)通用的語(yu)言文字教學(xue)。
十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仲裁條例》(1983年8月22日國務院發布)
第五條(tiao) 在少數(shu)民(min)族(zu)聚居或(huo)者多民(min)族(zu)共同居住的地(di)區,應當(dang)(dang)用(yong)(yong)當(dang)(dang)地(di)民(min)族(zu)通(tong)用(yong)(yong)的語(yu)言、文字進(jin)行(xing)調解(jie)、仲(zhong)裁和制(zhi)作調解(jie)書、仲(zhong)裁決定書;應當(dang)(dang)為不通(tong)曉當(dang)(dang)地(di)民(min)族(zu)通(tong)用(yong)(yong)語(yu)言、文字的當(dang)(dang)事人提供翻譯。
十四、《幼兒園管理條例》(1989年8月20日國務院批準,1989年9月11日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
第十五條 幼兒園應當使用(yong)全國(guo)通用(yong)的(de)普通話。招(zhao)收少數民族(zu)為主的(de)幼兒園,可以使用(yong)本民族(zu)通用(yong)的(de)語言(yan)。
十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1992年2月19日國務院批準,1992年3月14日國家教育委員會發布)
第二十四條 實施義(yi)務(wu)教(jiao)(jiao)育(yu)的(de)學校在教(jiao)(jiao)育(yu)教(jiao)(jiao)學和(he)各(ge)種活動中,應(ying)當推廣(guang)使用(yong)全國通(tong)用(yong)的(de)普(pu)通(tong)話(hua)。
師范院(yuan)校的教育教學和各種活動應當(dang)使用普(pu)通話(hua)。
第二十五條 民(min)族自治地方(fang)應當按照義(yi)務(wu)教(jiao)育法(fa)及其他有關法(fa)律規定(ding)組織實(shi)施本地區的(de)義(yi)務(wu)教(jiao)育。實(shi)施義(yi)務(wu)教(jiao)育學(xue)校的(de)設置、學(xue)制、辦(ban)學(xue)方(fang)式、教(jiao)學(xue)內容(rong)、教(jiao)學(xue)用語,由民(min)族自治地方(fang)的(de)自治機關依照有關法(fa)律決定(ding)。
用(yong)(yong)少(shao)數民族通用(yong)(yong)的語(yu)言文字教學的學校,應當(dang)在小(xiao)學高年級或者中(zhong)學開(kai)設(she)漢語(yu)文課(ke)程,也可以(yi)根據實(shi)際情況適當(dang)提前開(kai)設(she)。
十六、《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1993年8月29日國務院批準,國家民委發布)
第十四條第三款 民族鄉的(de)(de)中小學(xue)可以使用(yong)(yong)當地少數民族通(tong)用(yong)(yong)的(de)(de)語言文字教學(xue),同(tong)時推廣(guang)全國(guo)通(tong)用(yong)(yong)的(de)(de)普通(tong)話(hua)。
十七、《〈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2000年9月23日,教育部令第10號發布)
第八條 申請認定教(jiao)師資格者的教(jiao)育教(jiao)學能力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ju)備承擔(dan)教育教學(xue)工作所必須的基本(ben)素質和能力。具(ju)體測(ce)試辦法和標準由省(sheng)級教育行政部(bu)門制定。
(二)普(pu)通(tong)話水(shui)平(ping)應(ying)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zuo)委(wei)員(yuan)會頒布的《普(pu)通(tong)話水(shui)平(ping)測試等級(ji)標(biao)準(zhun)》二級(ji)乙等以上標(biao)準(zhun)。
少數方言(yan)(yan)復(fu)雜(za)地區的普通話(hua)水(shui)平應當(dang)達到(dao)三級(ji)甲等(deng)以上標準;使用漢(han)語和當(dang)地民族語言(yan)(yan)教(jiao)學的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普通話(hua)水(shui)平,由省級(ji)人民政府教(jiao)育(yu)行政部門規定標準。
第十四條 普通(tong)話水(shui)平測試由(you)教育(yu)行政(zheng)(zheng)部(bu)(bu)門和語(yu)言文字工作部(bu)(bu)門共同組織實施,對(dui)合格者頒發由(you)國務院(yuan)教育(yu)行政(zheng)(zheng)部(bu)(bu)門統一印制的《普通(tong)話水(shui)平測試等(deng)級證書》。
十八、《普通話水平測試管理規定》(2003年5月21日,教育部令第16號)
第一條 為(wei)加強普通話水平測試管理,促其規(gui)范、健康發(fa)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wen)字法》,制(zhi)定(ding)本規(gui)定(ding)。
第二條 普通話(hua)(hua)水平(ping)測試(以下簡稱測試)是(shi)對應試人(ren)運用普通話(hua)(hua)的規范程(cheng)度的口語考試。開展測試是(shi)促進普通話(hua)(hua)普及和(he)應用水平(ping)提高的基本措施之一。
第三條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部門頒(ban)布(bu)測(ce)試(shi)等(deng)級標準(zhun)、測(ce)試(shi)大綱(gang)、測(ce)試(shi)規程(cheng)和(he)測(ce)試(shi)工作評估(gu)辦法。
第四條 國(guo)家(jia)語言文字工作(zuo)(zuo)(zuo)部門對測(ce)試工作(zuo)(zuo)(zuo)進行宏觀管理,制定測(ce)試的政策、規劃,對測(ce)試工作(zuo)(zuo)(zuo)進行組織協調(diao)、指導監督和(he)檢查(cha)評(ping)估。
第五條 國家測試機構在國家語(yu)言(yan)文字工作部門的領導下(xia)組織(zhi)實施測試,對測試業(ye)務工作進(jin)行(xing)指(zhi)導,對測試質量(liang)進(jin)行(xing)監督和檢查,開展(zhan)測試科學研究和業(ye)務培訓。
第六條 省(sheng)、自(zi)治區(qu)、直轄市語言文(wen)字工(gong)(gong)作(zuo)(zuo)部門(men)(以下簡稱省(sheng)級(ji)語言文(wen)字工(gong)(gong)作(zuo)(zuo)部門(men))對本轄區(qu)測試工(gong)(gong)作(zuo)(zuo)進(jin)行(xing)宏觀管理,制定測試工(gong)(gong)作(zuo)(zuo)規(gui)劃(hua)、計劃(hua),對測試工(gong)(gong)作(zuo)(zuo)進(jin)行(xing)組織協調、指(zhi)導監督和檢查評估(gu)。
第七條 省(sheng)級語言文字(zi)工作(zuo)部(bu)門可根據需要(yao)設立地(di)方測(ce)試機構。
省(sheng)、自治(zhi)區(qu)、直(zhi)轄市(shi)測(ce)(ce)試(shi)機(ji)構(以(yi)下簡稱省(sheng)級(ji)測(ce)(ce)試(shi)機(ji)構)接受省(sheng)級(ji)語(yu)言文字工(gong)作部門及(ji)其辦事機(ji)構的(de)行(xing)政管(guan)理和(he)(he)國家測(ce)(ce)試(shi)機(ji)構的(de)業(ye)務(wu)指(zhi)導,對(dui)本地區(qu)測(ce)(ce)試(shi)業(ye)務(wu)工(gong)作進(jin)行(xing)指(zhi)導,組織實施測(ce)(ce)試(shi),對(dui)測(ce)(ce)試(shi)質量進(jin)行(xing)監督(du)和(he)(he)檢查(cha),開(kai)展(zhan)測(ce)(ce)試(shi)科(ke)學研究和(he)(he)業(ye)務(wu)培訓。
省(sheng)級以(yi)下測試機構(gou)的職(zhi)責(ze)由省(sheng)級語(yu)言文字工作部門確(que)定。
各級(ji)(ji)測試(shi)機構的設立須經同級(ji)(ji)編制部(bu)門批準。
第八條 測(ce)試工作原則(ze)上實(shi)行屬地管理。國家(jia)部委直屬單位(wei)的測(ce)試工作,原則(ze)上由(you)所在地區省級語(yu)言文字(zi)工作部門組織實(shi)施(shi)。
第九條 在測試機構(gou)的(de)組織下,測試由測試員依照(zhao)測試規程執行。測試員應遵守測試工(gong)作各項規定(ding)和紀律(lv),保證測試質(zhi)量,并接(jie)受(shou)國家和省級測試機構(gou)的(de)業務培訓。
第十條 測試員(yuan)(yuan)分省級測試員(yuan)(yuan)和國家級測試員(yuan)(yuan)。測試員(yuan)(yuan)須取得相應的(de)測試員(yuan)(yuan)證書。
申(shen)請省級測試員證書者(zhe),應具有(you)大專以上學歷,熟悉推廣普(pu)通(tong)(tong)話工作方(fang)(fang)針政策和普(pu)通(tong)(tong)語言(yan)學理論,熟悉方(fang)(fang)言(yan)與普(pu)通(tong)(tong)話的一般(ban)對(dui)應規律,熟練掌握《漢語拼音方(fang)(fang)案》和常用(yong)國(guo)際音標,有(you)較強(qiang)的聽辨(bian)音能力,普(pu)通(tong)(tong)話水平達(da)到(dao)一級。
申請(qing)國家級測試員證(zheng)書者,一般應具(ju)有中(zhong)級以上(shang)專(zhuan)業技術(shu)職務和兩年以上(shang)省(sheng)級測試員資歷,具(ju)有一定的(de)測試科研能(neng)力和較強的(de)普通話教學(xue)能(neng)力。
第十一條 申請(qing)省(sheng)(sheng)級(ji)(ji)(ji)測(ce)試(shi)員(yuan)證(zheng)書者(zhe),通過(guo)省(sheng)(sheng)級(ji)(ji)(ji)測(ce)試(shi)機構的(de)培(pei)訓考核后(hou),由省(sheng)(sheng)級(ji)(ji)(ji)語言(yan)文字工(gong)(gong)作部門頒發(fa)省(sheng)(sheng)級(ji)(ji)(ji)測(ce)試(shi)員(yuan)證(zheng)書;經省(sheng)(sheng)級(ji)(ji)(ji)語言(yan)文字工(gong)(gong)作部門推薦的(de)申請(qing)國家級(ji)(ji)(ji)測(ce)試(shi)員(yuan)證(zheng)書者(zhe),通過(guo)國家測(ce)試(shi)機構的(de)培(pei)訓考核后(hou),由國家語言(yan)文字工(gong)(gong)作部門頒發(fa)國家級(ji)(ji)(ji)測(ce)試(shi)員(yuan)證(zheng)書。
第十二條 測(ce)(ce)試機構根據工作需要聘任(ren)測(ce)(ce)試員并頒發有一定期限的聘書(shu)。
第十三條 在同級(ji)(ji)語言文字工作辦事機構(gou)指導下,各級(ji)(ji)測試(shi)機構(gou)定期考查測試(shi)員的業務(wu)能力和(he)工作表現,并給予獎(jiang)懲。
第十四條 省級語言(yan)文字工作部門根據工作需要聘任測(ce)試視導員并頒發有一定期限的聘書。
測試視(shi)導員一般應具有語(yu)言(yan)學(xue)或相(xiang)關專業的高(gao)級專業技術職務,熟悉普(pu)通語(yu)言(yan)學(xue)理論(lun),有相(xiang)關的學(xue)術研究(jiu)成果,有較(jiao)豐(feng)富的普(pu)通話(hua)教學(xue)經驗和測試經驗。
測試(shi)視導員(yuan)在省(sheng)級語言(yan)文(wen)字工作(zuo)(zuo)部門領(ling)導下,檢查、監督測試(shi)質(zhi)量,參與和指導測試(shi)管理和測試(shi)業務工作(zuo)(zuo)。
第十五條 應接(jie)受測(ce)試的人(ren)員為:
1.教師和申(shen)請教師資(zi)格(ge)的人員;
2.廣播(bo)電(dian)(dian)臺、電(dian)(dian)視(shi)臺的(de)播(bo)音(yin)員、節目主持(chi)人;
3.影視(shi)話(hua)劇演員;
4.國家機關工(gong)作人員;
5.師范(fan)類專(zhuan)業(ye)(ye)、播音與主(zhu)持(chi)藝術(shu)專(zhuan)業(ye)(ye)、影視話劇表(biao)演專(zhuan)業(ye)(ye)以及其他與口語表(biao)達(da)密切相關專(zhuan)業(ye)(ye)的學生;
6.行業(ye)主管部門(men)規(gui)定(ding)的(de)其(qi)他(ta)應該接(jie)受(shou)測試的(de)人員。
第十六條 應接受測試(shi)的人員的普通話達標等級(ji),由(you)國家行業主管(guan)部門規定。
第十七條 社會其他人(ren)員可(ke)自(zi)愿申請接受測試。
第十八條 在(zai)高等學校注冊的港澳臺學生(sheng)和外國留學生(sheng)可隨所在(zai)校學生(sheng)接受測試。
測(ce)(ce)試機構對其他(ta)港澳臺人士和外籍人士開展測(ce)(ce)試工作,須經(jing)國家語言文(wen)字工作部(bu)門(men)授權(quan)。
第十九條 測試(shi)成績由執行測試(shi)的測試(shi)機構認定。
第二十條 測試等級證書由國家(jia)語言文(wen)字工作(zuo)部門統一印(yin)(yin)制,由省級語言文(wen)字工作(zuo)辦事機構編(bian)號并(bing)加(jia)蓋印(yin)(yin)章后(hou)頒發。
第二十一條 普(pu)通(tong)話水(shui)平(ping)測試等(deng)(deng)級(ji)證書(shu)全國通(tong)用。等(deng)(deng)級(ji)證書(shu)遺(yi)失,可向(xiang)原發證單(dan)位(wei)申(shen)請補發。偽造或變造的普(pu)通(tong)話水(shui)平(ping)測試等(deng)(deng)級(ji)證書(shu)無效(xiao)。
第二十二條 應(ying)試(shi)(shi)(shi)人再次申請接受(shou)測試(shi)(shi)(shi)同(tong)前(qian)次接受(shou)測試(shi)(shi)(shi)的間隔(ge)應(ying)不少于3個月。
第二十三條 應(ying)試人對測(ce)(ce)試程(cheng)序和(he)測(ce)(ce)試結果有異(yi)議,可向執行測(ce)(ce)試的(de)測(ce)(ce)試機(ji)構(gou)或(huo)上(shang)級(ji)測(ce)(ce)試機(ji)構(gou)提出申訴。
第二十四條 測試工作(zuo)人員違反測試規(gui)定的(de),視情節予(yu)以批(pi)評(ping)教育(yu)、暫停(ting)測試工作(zuo)、解除聘任或宣布(bu)測試員證書作(zuo)廢等(deng)處理,情節嚴重的(de)提請(qing)其所在單位(wei)給予(yu)行政處分。
第二十五條 應試(shi)人違(wei)反測試(shi)規(gui)定的,取消(xiao)其測試(shi)成(cheng)績(ji),情(qing)節嚴(yan)重的提請其所在單位給予行(xing)政處分。
第二十六條 測試收費(fei)標(biao)準(zhun)須經當地價格(ge)部門核準(zhun)。
第二十七條 各級測試機構須嚴格執行收費標準,遵守國家財務制(zhi)度,并接受當地有關部門的(de)監(jian)督和審計。
第二十八條 本《規定》自2003年6月15日起施(shi)行。
十九、《播音員主持人持證上崗規定》(2001年12月31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令第10號發布)
第二章 資格的取得
第六條 基本條件:
(一)遵(zun)紀守法,有良好的職業道德(de)。
(二(er))熟悉國家(jia)有關廣播電視宣傳及管理(li)的政策(ce)、法規、規定,并能用(yong)以指導業(ye)務(wu) 實踐。
(三)熟悉并掌握新聞專業基本理論,具有較強的新聞采編業務能力。
(四)嗓音良好,具備較好的語言表達能(neng)力。
(五)具(ju)有良好(hao)的公眾形象,電視(shi)播音員、主持人(ren)還須具(ju)備較強的形體(ti)語言表達能力(li)。
(六)普通話(hua)水(shui)平達(da)到國(guo)家《普通話(hua)水(shui)平測試實(shi)施辦法》規定(ding)的標準(zhun)。
(七)具有大專(zhuan)(zhuan)(含(han)大專(zhuan)(zhuan))以上(shang)的學歷。
第七條 資格取得程序:
(一)申請人(ren)提(ti)出書(shu)面申請并提(ti)交以(yi)下書(shu)面材料(liao):
1、本人業務工作(zuo)報告。
2、用人(ren)(ren)單位對(dui)申請人(ren)(ren)政(zheng)治考(kao)查(cha)、知識能力考(kao)核評價的(de)推薦意(yi)見。
3、學歷證書。
4、普(pu)通(tong)話(hua)等級(ji)證書及其他有關證明。